贵州钓鱼网

 找回密码
 加入
查看: 1959|回复: 2

[转帖]传统钓的灵与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1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size=2>毫无疑问,传统的手竿法也有灵敏与迟钝之分。间选用灵敏钓法还是迟钝=钓法完全要依当时的水情和鱼情而定,固执地采用一种钓</FONT></P>
<P><FONT size=2>法不善于应变,对钓技的提高是没有益处的。钓者运用灵与钝的钓法得当与否,是衡量钓者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FONT></P>
<P><FONT size=2>怎样做到调灵敏:1、脑线要箴短,可调为3厘米左右;或者更短,如朝天钩法,坠子焊在钩柄上。2、用硬脑线,只要鱼触动钓饵</FONT></P>
<P><FONT size=2>,坠子便有所动作,牵动浮反应。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尼龙单丝都是硬脑线。3、校漂方法:总的来说,传统钓法的灵敏度最高时是不</FONT></P>
<P><FONT size=2>装钩的情况下,坠不落底时调多少目,垂钓时漂尾露出多少目。实际垂钓时一般都装有鱼钩,以风漂为例,调2目半,垂钓时钓2目</FONT></P>
<P><FONT size=2>,两个鱼钩的重量大约相当于半目漂的浮力。此时坠子对水底的压力趋近于零,其重量几乎全部为浮漂承担,坠子稍一受力,便会</FONT></P>
<P><FONT size=2>迅速反应在漂尖上,灵敏度是最高的。</FONT></P>
<P><FONT size=2>调灵敏可以钓灵敏,也可以钓迟钝。钓灵敏是调目等于钓目,钓饵的选用要合适,用蚯蚓作钓饵的话,钩尖外拖出的蚯蚓不要超过</FONT></P>
<P><FONT size=2>0.5厘米。这种钓法钓小鱼效果较好,钓草窝时因钓点面积小,长竿短线落点准确,调目等于钓目很容易实现。在风浪大、有缓慢</FONT></P>
<P><FONT size=2>水流的情况下要钓迟钝,垂钓时只要上捋漂加长水线,钓目大于调目越多就越迟钝(当然不能倒漂)。 </FONT></P>
<P><FONT size=2>与调灵敏相反,调迟钝或是坠重大于漂的浮力过多,或是漂的浮力大于坠重过多。坠重大于漂的浮力时,实际上和调灵钓钝是一样</FONT></P>
<P><FONT size=2>的原理,只不过是坠子对水底的压力更大,更显得迟钝,这样的漂坠配比抗流水能力更强。调迟钝还可以通过使用软而长的脑线来</FONT></P>
<P><FONT size=2>实现。这种钓法因钩距坠、距主线距离长,脑线软而且接近水底色,鱼摄食少受干拢,大鱼更容易上钩。冬季里用多股尼龙线作脑</FONT></P>
<P><FONT size=2>线,因不会弯曲,很有可取之处。</FONT></P>
<P><FONT size=2>调迟钝的钓组无论钓多少目,都属于迟钝钓法,只不过迟钝的程度不一样。在用饵上区分一下,钩尖外拖蚯蚓少,相比之下灵敏一</FONT></P>
<P><FONT size=2>些,钩尖外拖的蚯蚓长,相比之下要迟钝一些。调迟钝钓迟钝时小鱼的上钩率比较低,咬钩后不容易挂中鱼嘴。钩尖略处露要好一</FONT></P>
<P><FONT size=2>点,能够钓到小鱼。不过,调迟钝钓迟钝的钓法并不是钓小鱼的方法,钓小鱼还是调灵钓灵法为好。江里小鱼多大鱼也多,找到好</FONT></P>
<P><FONT size=2>钓位后用于大青虫、船丁鱼切成条状、瘦肉条等结实耐咬的钓饵垂钓,使用这种钓法可以说是最好选择。 </FONT></P>
<P><FONT size=2>钓友们垂钓时不必过分拘泥于上述方法。比如说调灵钓灵,调时漂露出水面2目半,应钓2目为最灵敏。而抛钩时钩刚落在浅一点的</FONT></P>
<P><FONT size=2>地方,漂露出3目,此时您大可不必提竿后重新抛竿,因为此时的灵敏度仍然是比较好的,频频提竿调整水线长度,会惊散鱼儿,影</FONT></P>
<P><FONT size=2>响钓绩。至于调钝的方法,我一般很少用,只有在水流较快,钩坠稳不住时才加点保险丝,垂钓时少留风线,竿上游稍稍带紧垂钓</FONT><FONT size=2>。</FONT></P>
发表于 2007-7-6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9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下来慢慢看[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贵州钓鱼网 ( 黔ICP备17011872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525号 )

GMT+8, 2024-5-19 20: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