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后加个人经验~ 蠓虫属昆虫纲、双翅目、蠓科。我国吸血的蠓约有200余种,其寿命约1月。 症状体征: 蠓叮吸人血时,被叮咬部委可出现局部反映和奇痒,严重时引起全身性过敏。 由于蠓飞行不高,常叮咬小腿、足背或前臂、两耳、面部等露出部位,一般奇痒难忍,被叮咬部位的皮肤半小时内~24h内发生水肿性红斑。但在反复发生2~3年后可产生免疫力,虽再遭蠓叮咬也不发病。 蠓虫在夏秋两季最为常见,一般距地面一米以下飞行,活动范围不大,每年4~5月及9~10月是蠓繁殖季节。雄蠓不吸血,仅雌蠓吸人和禽、畜血,有的蠓嗜吸人血。 蠓虫以喙器刺入皮肤吸血,叮咬时很贪食,惊动它时也不离去,直到吸饱时才飞去。蠓不仅吸血损伤皮肤,而且是许多传染病的媒介,现已知它是18种人畜寄生虫的媒介,还携带22种与人畜有关的病毒。 治疗方案: (1)人被叮咬出现局部肿、痒时,可用10%碱水或氨水冲洗或用清凉油擦试。或用无极膏,可止痒,但不能根治。 (2)发生皮炎后外搽1%酚或薄荷炉甘石洗剂,如有继发感染应及早给予抗生素或用野菊花、蒲公英煎液外洗。 (3)已形成结节可向皮损内注射泼尼松龙或曲安西龙,每周1次,一般2~3次可愈。反应严重者给予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 预防上,可对蠓孳生地及栖居场所喷洒杀虫剂。外出游玩时穿长袖衣裤及鞋袜,戴口罩,颈部围上毛巾(围脖)以防蠓叮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