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南水北 于 2014-3-2 17:24 编辑
那些年,我们曾经追过的钓场·红枫百花 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干过一些傻事,我在论坛上干的傻事就是几乎在我的每一篇贴子里都会絮絮叨叨地发些环保哪、放流呀之类的议论,状态就如同得了老年痴呆的老头口齿不清地自言自语。最夸张的是有一次在看了笑驴在洪家渡擒获美鲤的帖子后,居然异想天开地建议适当地放些鱼苗在湖里,以保持生态平衡。这种恬不知耻的非份之想立即受到了正义者的口诛笔伐,我差点就淹死在他们的口水中,其中有一位直接讥讽我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洪家渡前不挨村后不挨店,上哪儿弄鱼苗去,这么麻烦谁愿意带,傻得很。”我承认这建议真的很雷人,我自己就做不到,但起码算是有个意识罢,要较真的说,在技术上应该是可行的。大家在逛花鸟市场时,买几尾金鱼,不就用塑料袋生龙活虎地带回家了么;在海鲜市场上买几斤虾蟹,打上点氧,不就让它一直苟延残喘到汤锅里了么;现在有些钓友装备先进,那个有加压泵的水箱,是只能带鱼走不能带鱼去的么?很多钓友都感叹,玩一只竿子要带一堆工具,多个袋子少个袋子会有多麻烦呢?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只是被众多的人口一平均,丰富就变成了贫乏。我省地处西南边陲,水资源历来为中原地区羡艳,以前刚学钓鱼时,就在花溪河、天河潭这些野河,随便一根竿子,粗线大坠,蚯蚓挂钩,轻轻松松半天就可以钓两三斤鱼,现在能钓到十来条就要算丰收了。原因不外就那几点:钓鱼的人多了;电、网、药的人也多了;污染越来越严重了;河流越来越干涸了。 当年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样的鱼获还嫌少。我记得很清楚,因为当时网络刚开始兴起,我在网上得知有个钓鱼论坛,里面的高手们常去的地方是红枫湖和百花湖,他们的鱼获是我的数倍,有些热爱户外运动的先行者们已经购置了帐篷开始夜钓了。当时交通还没有这么发达,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买一辆车来钓鱼还是不可企及的事,我在口水滴答的浏览网页的时候也顺便学了不少台钓知识。论坛上的那帮老鲫壳们为了论坛的兴旺不遗余力地推广了很多台钓技法(他们也算得上论坛的原始股了),倘若纯以资历而论,即便是后来名动江湖的笑驴和张手杆,也要算作是小辈。我记得他们的名字有: jalot、老贼头、黔中鱼、高手62、秘密潜入、舍鱼……。那应该是论坛的第一个全盛时期,很有点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的味道。 好象jalot的有篇帖子里说到在红枫连竿中大鲫的快感,将其称为“大板鲫”,或许就是论坛上把大鲫叫做“板板”的由来,那时红枫的鲫鱼确实大个,不象现在有个二三两就被叫做“板板”来滥竽充数。 而黔中鱼在另一篇贴子里记录了在百花湖的一个岛上聚会的盛况, 高手云集,宛若比赛。Jalot的公子不喜欢钓鱼,黔中鱼偏要对其“培训”,在一系列指点后,居然可以达到数一二三就中鱼的连竿,红枫就如同竞技池一般。 高手62则在蚂蟥井创下了一百六十余条的记录,自此以后,高手一直坚持用相片记录出钓情况,赋予了“连环画”在论坛上的特殊定义,十余年下来,不知看过“连环画”的有多少人次,高手62因而也确立了自己受人推祟的江湖地位。 |